close

有效運用「小資料」比導入「大數據」更重要

        大數據風起雲湧,讓許多公司也開始大手筆投資「大數據」,像是增聘人員、買設備、買軟體,但效果可能不如預期。這樣的結果,來自於大多數的公司還是依賴以經驗直覺做決策,未善用內部已有的資訊。同時,也未養成「資料導向」(Data Driven)的決策文化。

       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企業應先體認到,很多決策無關乎「大數據」,反而與「小資料」有關,而且對於大多數的企業來說,其實並未擁有真正的「大數據」資料。企業應授權基層員工,善用內部已有的資料來進行決策。

        珍.羅斯(Jeanne W. Ross)、辛西雅.比思(Cynthia M. Beath)和安.闊格拉斯(Anne Quaadgras)在2013年12月的哈佛商業評論(HBR)上,發表了一篇文章《誰需要巨量資料?》,文中以日本7-Eleven為例,提到執行長鈴木敏文(Toshifumi Suzuki)認為,存貨週轉率是7-Eleven獲利的關鍵。因此,他將下訂單這個重要的決策,交由店裡的20萬名店員來執行,而這些人多數竟然還是工讀生。鈴木敏文認為,這些現場的員工才是真正了解消費者的人。7-Eleven將每日銷售報表與天氣預測的資料,提供給這些第一線的員工,讓他(她)們做好進貨的決定,例如預報下午可能會下雷陣雨,店員就可以在下雨前,就先把雨衣、雨傘擺出來,以提高顧客買走的機會。而這樣的做法,也是7-Eleven獲利良好的原因之一,如圖1所示。

7-Eleven進貨決策範例.png

圖1  7-Eleven進貨決策範例

繪圖者:張庭瑄

        上述故事,在凸顯授權基層員工,並善用內部資料來進行決策的重要性,而這樣的做法,除了優化日常營運決策,也促使企業不斷地創新。一樣以日本7-Eleven為例,每年上架的新產品,有七成源自於第一線員工能回饋顧客的偏好,而設計出來的。

        為了讓員工能有效運用「小資料」,企業應對現有的「資料管理制度」加以盤點與設計。舉例來說,安泰保險(Aetna)就曾發生過,公司年虧損三億美元,但各單位的報表卻都呈現獲利的狀況。如果做好資料管理,這種情形應不致於發生。

        同時,在資料使用方面,企業應建立明確的流程與制度,並將流程納入資訊系統,讓員工能透過資料做好決策。例如:優化客戶抱怨之處理流程,並透過資訊系統,提供員工即時資訊,協助員工做好抱怨補救決策;在績效管理方面,企業可建立明確的績效衡量標準,每日提供績效指標資料給每一個員工,讓每個人即時瞭解自己的績效狀況,以及團隊的績效狀況;在教育訓練方面,企業應定期提供「資料管理」相關的教育訓練,讓大家從強調經驗的直覺決策,改為資料導向的決策方式,如圖2所示。

有效運用「小資料」.png

圖2 有效運用「小資料」

繪圖者:余得如

要建立起「資料導向」(Data Driven)的決策文化,須一步步做起,讓員工有效運用「小資料」,比起盲目導入「大數據」更形重要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蘇宇暉(台科大管研所博士生)、羅凱揚(台科大兼任助理教授)

arrow
arrow

    TM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